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0/1/16 16:30:46
内容摘要:陶艺自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开始单设展区,这是中国当代陶艺的新发展所致,本届展览展现出当代中国陶艺创作的生机活力,呈现出多元并包的当代陶艺风格,一方面离不开传统资源的延展转化,另一方面离不开新技术手段的创造运用。然而,技术更新带动当代陶艺创作多元格局的同时,也带来新问题、新挑战,引发我们关于中国陶艺现状新的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陶艺 新工艺 多元格局
2019年9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作品展在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本届全国美展陶艺展区的入选作品274件,其中进京作品30件,含获奖提名作品8件。王杰的《暧昧》获得本届美展铜奖。尽管此次展览作品数量不大,但由于立体作品居多,展览的体量很大,各种类型的作品展陈在中国陶瓷博物馆两层展厅之中,非常震撼。观众穿行于作品之间,作品与受众的距离被拉近,陶艺所具有的天然的亲近感被焕发出来。陶艺自上届全国美展开始单设展区,这是中国当代陶艺的新发展所致,也使陶艺与设计、雕塑、绘画等美术门类拉开了距离,更加强调陶艺本体语言的运用与创造。此次展览展现出当代中国陶艺创作的生机活力,也带动了关于中国陶艺现状新的思考与讨论。
一、传统陶瓷语言的当代转化与运用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积淀的深厚根基为当代陶艺创作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国的当代陶艺家始终在挖掘、利用传统艺术资源进行创作。此次展览中,无论是作为陶艺展区承办地的景德镇,还是黑陶、白瓷、青瓷等传统陶瓷产区,都有相应的新类型作品出现。其地域传统形成的特色语言运用到展览作品当中,成型方式与色釉装饰等工艺手段的应用,使得不同产区进行烧制和创作的作品自然地带上了地域的烙印。如何转化传承已有的陶瓷传统也成为近期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展览之后,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钟莲生发表了《给中国陶瓷界的一封公开信》,明确指出官方主导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作品展中,明显受到西方艺术影响的现代陶艺作品成为主流,并对现代陶艺一家独大,中国传统陶瓷元素严重缺失的现象提出了批评。进而引发有关陶瓷艺术当代发展的多回合论争,目前还在持续讨论之中。诚然,传统艺术必须得以传承,这是前提,但要经过当代转换与运用才能创造出新的风格,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单地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传统与当代的观念变化对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问题可以讨论,要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艺术的发展,而不是靠着全国美展蹭热度、喊口号、制造影响。这个时代需要有人敢于担当、敢于发出声音,但更需要执着的实践者埋头苦干、潜心创作。
王杰(浙江) 暧昧 陶艺 80×70×50厘米
二、多元并包的当代陶艺风格
此次陶艺作品展品类丰富、风格多样。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白明等专家表示,展览入选作品体现了陶艺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青年陶艺家的大量参与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创造力。与上届全国美展相比,参展作品延续已有陶艺类型同时,出现更多新发展。
在此次展览作品中,主题创作依然占有一定比例。以陶瓷为材质进行主题创作,与其他美术门类相比显然没有优势。陶瓷成型的工艺要求限制了客观造型的发挥,使陶瓷能够表现的题材相对狭小,同时器物类作品只能间接地隐喻时代主题。这类作品在展览中仍占有一定数量,以陶瓷雕塑形式的人像作品为代表,表现重要的人物形象与社会图像。
陶瓷雕塑作品的类型随着成型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上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孟福伟的《生死时速》表现汶川地震的救灾场景,运用陶瓷雕塑形式,主题鲜明,手法纯熟。这届的陶瓷雕塑作品还没有如此突出的作品。孙睿的作品《山海经——梦游苍穹》极致展现了雕塑成型工艺的高度与难度。胡敏的作品《鸿鹄志》发挥陶土的质感,造型朴实、语言单纯。尹航的作品《同体》,则是精致的瓷塑,白瓷瓷质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品构成了陶瓷雕塑的不同探索方向。
陶瓷绘画是陶艺的重要门类,代表着中国传统陶艺的艺术高度,专于陶瓷绘画的艺术家活跃在各个陶瓷产区与艺术院校,在当代陶艺创作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进入此次展览的纯陶瓷绘画作品所占比重较小,新的技术处理使陶瓷绘画的形式语言得到新发展,也与传统青花粉彩等绘画方式拉开了距离。同时并置展陈的王乐耕作品《雨像》呈现出油画效果,戴清材、李梓欣的作品《青绿文本》则呈现出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意趣。这些作品的细节也都体现出陶瓷绘画材料的特质。另外,陶瓷绘画作为装饰手段也融入其他类型的陶艺创作中,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器物类作品是传统陶瓷中的大类别,从手工艺到现代大工业生产,器物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且形成稳定的审美范式。展览作品中,有一部分器物延续了已有的青瓷、黑陶、紫砂等代表性的传统风格,在此基础上寻求形式语言的新变化,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另一类由传统器物创作生发演变出的现代陶艺作品,不再恪守经典的器物范式,融入更多新手段。审美上也力图打破已有的传统风格,既与工业陶瓷的设计生产拉开了距离,又不局限于传统手工艺的拉坯注浆等工艺成型方式,手法更为综合。王杰的作品《暧昧》,体现出当代社会审美的新追求,其技术因素很特别,看似单纯,却有一种神秘感,耐人寻味。熊开波的作品《鼎兴中华》则象征性地表现了中国气象的时代主题。
偏于装置与观念类作品在此次展览中也很突出。但与现成品等其他类型装置作品比较,陶瓷材料的特殊性限制了展示方式的自由度。比如《低头族》虽为装置作品,但依然是以写实造型为手段结合传统工艺方式来表现社会生活。郝振瀚的《脆弱的诱惑》采用装置形式探寻陶瓷材质的观念表达。观念类作品更加注重材料语言的发挥,陶艺家历来迷恋于材质的模仿,以陶瓷材质再现、模拟其他材质,这是一个重要的类别。孙月的《中国新化石》是将与当代社会生活发展相关的材料标本以陶瓷形式烧制表现。王国栋的作品《不能忘记的》则表现出了纸雕塑的质感。裘娜娜的《童志浮生》对书的逼真再现凸显出烧制工艺的高度与难度。
综合来看,展品形成多元类型的陶艺创作格局,一方面离不开传统资源的延展转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新技术手段的创造性运用。
王国栋(黑龙江) 不能忘记的 陶艺 150×100×50厘米
三、新技术手段带来新推动和新问题
繁复的作品样式给作品的展陈方式带来新的挑战。除去极少的作品可以上墙悬挂外,大多要放在展台上展示,造成展场比较杂乱的印象,这使得作品的展陈很难获得最佳的观看方式与角度,而这恰恰是艺术家创作时非常注重的。当代陶艺作品,有的侧重于装饰与表面肌理效果,有的强调展示造型的相互组合关系,有的则强调观众穿行其间的参与与互动。现代美术场馆的设计缺乏对陶艺展陈的考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也没有体现出专业陶瓷展馆的优势。由此可见,陶艺作品展示也是新出现的、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展览作品创作手法极大丰富,综合材料和3D打印技术、电子雕刻技术有了较成熟的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打破陶瓷工艺的束缚,使原来不能成型的得以成型,不能烧制的从容烧制。技术更新带动当代陶艺创作的多元格局,也带来新问题、新挑战。材料、工艺的约束造就了陶艺独有的艺术魅力,泥土经过人手的陶造与火的历练,质变升华为艺术。人在成型、烧制的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而过多的电子技术、科技手段的介入,割裂了传统陶艺当中人与泥土、与器物之间顺畅的关系,离开手工劳作的创造,人的价值如何体现?陶艺何以成为陶艺?陶艺语言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离不开人的精神创造与手工劳作,技术只能是辅助手段。如果当代陶艺家仅仅将技术的创新作为艺术实践的方向,就背离了艺术规律,这也是当代陶艺发展中应该警醒的。
阴澍雨 本刊栏目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