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5/6/16 14:35:35
六月的京华大地,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京津冀北京段采风活动如火如荼展开。6月7日至10日,北京段西线采风团的美术家:中国美协副主席贾广健,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乔宜男,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夏荷生,中国美协民族艺委会副主任、全国公安美协主席李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师范系主任张曙光,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剑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院写意人物画系主任廖勤,走进国家植物园、首钢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地,从新时代火热的生活现场汲取养分。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
“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这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采风团的美术家一致认为,艺术必须贴近现实、服务人民。贾广健谈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美术家就是要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条道路,满怀对人民的深情和热爱;乔宜男从创作角度谈到,“大采风活动”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中国美术,尤其是中国画发展的艺术规律;夏荷生认为,“大采风活动”将写生与主题创作相结合,扎根人民,服务社会,对推动主题创作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丘挺认为,深入生活体现艺术家对时代的关怀。本次“大采风活动”把全国美术中坚力量凝聚在一起,直面生活,呈现艺术家对时代的关怀;王剑武认为,“大采风活动”的目的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艺术家从全面出发,感受生活,有助于提高美术家的生活感受力,并激发更多创作灵感;廖勤谈到,他一直秉承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创作理念,每年都会走出校园、进行写生,始终对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建设、中国的人民抱有一种热情和骄傲。
扎根大地,笔墨表达时代关怀
三高炉是首钢的明星高炉,是首钢第一座炉容超过2500立方米的现代化大型高炉,曾是一座对北京乃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功勋高炉”。走进三高炉,仿佛置身赛博朋克的时光机中,时空或逆流成河,或折叠穿越,而原点,永远来自工业遗迹带给心灵的深刻触动。在三高炉前,美术家们凝视新旧交融的工业遗存,用画笔触摸祖国建设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诠释着“笔墨当随时代”。
贾广健表示,美术家要用画笔“感受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从不同视角感受生活的温度,体会人民的情感,使我们的作品更有温度、更有生活气息。希望通过这次“大采风活动”,实现艺术成果的更好呈现和凝练;乔宜男认为,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既要吸收传统守正创新,更要紧抓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生活、时代感情和时代精神,这是这代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李冬认为,美术家不仅是新时代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在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使命,这是本次“大采风活动”的重要意义;丘挺表示,要用笔墨表现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就“大采风活动”而言,他认为一方面要围绕着当代的主题叙事,另一方面要通过写生采风,获得个人在笔墨语言、形式语言上的拓展,以及表达语言的程度和题材的挖掘,实现自身的创作突破;张曙光谈到要更多关注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他认为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采风写生活动的一个重要亮点。
美术服务社会和人民,传递艺术关怀与责任
走过新首钢地区,看过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采风团步履不停——从国家植物园,到功碑阁、法海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领略首都自然风光之美、人文历史之韵,从中探寻的是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一张张笑脸映照下,艺术“为人民”以及“如何为人民”已跃然纸面,可以说,画笔传递的不仅是形象,更是文艺工作者对普通建设者的敬意。
采风的意义远超技法锤炼。夏荷生感慨道:“感到这次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活动非常扎实、接地气”,能够扎根人民、服务社会;李冬希望,通过“大采风活动”,和许许多多的美术家并肩同行,形成新的热潮,进一步诠释美术家在新时代的新责任;张曙光谈到,这次到首钢,了解到它的转型也标志着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创造的新奇迹。这些既是采风的重点,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新命题,就是我们如何用绘画的语言,描述这种新的现代化题材、现代化城市等,这要求我们改变创作方法、转换思路,以一种更新、更现代化的形式来表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变化;王剑武谈到,“大采风活动”邀请全国美术名家参与其中,对题材的深入挖掘和艺术形式的拓展,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都会拭目以待;廖勤讲述了他所理解的采风的意义:虽然美术家和建设者们从事工作的种类、强度、内容和形式都不同,但通过采风“体会到一种劳动之美、人性之美”。美术家既是普通劳动者,也通过采风与他们形成一种关照,经由采风这个活动,将文艺界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传递给他们,“我想这是我们作为当代的文艺工作者、美术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8日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美育志愿者行动·美育大讲堂”在石景山文化中心举行,美术家王剑武以《构图形式与美感的演变》为题授课,结合经典美术作品对人物画构图与线条、造型进行分析,聆听讲座的美术工作者纷纷表示专家的讲座令人受益匪浅,对于增进艺术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大有裨益。
短短4天,采风团带回数十件写生作品,既有首钢园区的工业交响,也有自然绿荫的田园诗篇,更有普通奋斗者的鲜活肖像。这些作品无声诉说着一个永恒真理:艺术的高度,永远取决于扎根人民的深度。
归根结底,本次“大采风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催生一批佳作,更在于强化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下阶段,“大采风活动”还将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走近百姓生活,通过一批批从生活深处淬炼而出的作品,交出新时代美术工作者的答卷——以赤子之心,擘画壮美时代;以笔墨丹青,礼赞伟大人民。
撰稿:赵天宁
摄影:赵天宁、魏康奇
初审:杨萍
复审:王平
终审: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