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的综合大展,至今已成功举办过4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青年美术家参与度很高。展览不仅为青年美术家搭建了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更通过他们的优秀作品表现了创新精神、创作热情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反映了当代中国美术的新发展、新特点。为把“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办成有创新、有特色、有水准的展览,中国美协召开早在2015年年初就制定展览章程、召开策展工作会议,集思广益、精心筹划,进一步完善青年美术家人才培养机制,并于3月举办了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培训班,邀请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创作实力的青年美术家,集中进行创作研讨和草图观摩学习,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并组织学员到部队、农村、城郊、工地、企业、工矿等地写生创作,力争推出一批反映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展览评选在坚持公开透明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使展览呈现学术性、创新性和多样化。为落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措施,本届在展览展签设计上,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作品介绍,便于人们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更好地推动文艺惠民。
本届展览的举办得到了全国青年美术家的热情参与,共收到参评作品近8000件,经组委会评委认真负责的严格遴选,评出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插图·连环画、综合材料8个类别的入选作品290件,优秀作品89件。当前,全国文艺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创作的鲜明主题,我们看到,参展作品中既有时代精神、革命历史、民族风情的深切展现,也有乡村记忆、都市生活、现实境遇的多样表达,极大拓展了以中国梦为中心的表现内容,且都离不开对“人”的深情关怀和现实体悟,青年美术家们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其作品中所表现出创新的勇气、敏锐的思维、放松的表达、多样的形式以及开拓的视野,正是全国青年美展想展现的鲜明特征。
今年3月31日,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创作班开学了,创作班的成员是1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一定创作实力的青年美术家,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感到非常荣幸。这是中国美协为青年美术家提供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孙景波、何家英、杨飞云、李晓林、殷双喜、王冠军、闫平、朝戈、张道兴、段正渠等多位专家为我们授课并辅导创作草图,学习期间,美协还组织大家到部队、农村等地写生、采风。创作班的课程丰富多彩,让大家有机会向专家学习,同时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使视野更加开阔,大家的创作思路都有所拓展。通过20天的集中培训,我感到收获很大。
专家的授课形式丰富多样,胡勃、孙景波、李晓林、段正渠等老师都是从自己的切身创作经历和体会出发,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图片来向创作班的同学讲述创作过程、创作理念和艺术规律。殷双喜老师是美术理论家,他站在全球的角度,为我们讲授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世界美术对中国的影响。阎平、王克举老师邀请创作班的学员和老师去他们的工作室参观,并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专家们的课精彩纷呈,不一一列举。总之,通过这20天的学习,从老师和同学们身上学到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使自己的创作思路更加清晰,概括、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真情实感永远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学习期间,欣赏到老师们很多写生作品,听他们述说自己的写生经历,讲解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联系,受益匪浅,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感触颇深。写生也是我创作的原点和出发点,大量的写生经历促使我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创作题材,也许那时就有了对女性形象的偏爱,我的创作都是在女性题材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艺术创作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不应掺杂任何虚伪与造作,因此我没有刻意去改变自己的表现对象和表达方式,而是遵循内心情感的轨迹,把真情和感动诉诸于笔端。我通过自己笔下的形象观看世界,表达情感,去创造一个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
我喜欢画青春、摩登的女性形象,常常被其外形和姿态吸引,让我产生创作的冲动,我抓住她们瞬间的姿态,用姿态和画面的整体气息来传递情绪,表现我理解的青春,体现一种深层的、蕴涵生命内在的永恒之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近在咫尺,我们可以远涉千里去体验“生活”,也可以用心体会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用心发现,真诚感受。
二、传统是巨大的宝藏,要从中挖掘最需要的部分,为我所用。通过学习老师们的作品,听老师的授课,更加坚信了这一点,当代中国这些好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源于一种东方情怀,中国精神,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或其它的画种,这种立场和态度都一致,它是区别于西方的根本点。西方美术教育模式引进中国百年,这百年间中国美术受西方的冲击很大,当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多元文化、信息时代的各种艺术形式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继承传统,不一定要拘泥于古人的笔墨成法,技法只是绘画的手段,技法由情感生成,情感才是画家创作的原动力,通过临摹古画体会古人作画时的心境,感悟其作品的境界、格局与画家的情怀,体悟中华艺术精神的内涵,才是学习古人绘画的关键所在。我追求中国绘画中的文人味与书卷气,它是一股东方文化特有的气息,它使我们的作品区别于西方,带有深深的东方烙印;我也追求古典雕塑和壁画的沧桑之美,中国古代各朝代的石窟壁画、佛造像,汉画像石、画像砖,西方古希腊、罗马雕像等等,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呈现出时光记忆的痕迹,那斑驳、厚重的“现状之美”将会赋予我欲呈现的“摩登之美”更深层次的内涵,使“摩登之美”更加深邃而耐人寻味,作品将更具深意。
三、用当代人的“笔墨”表现当代生活。在创作班学习期间看到了大量老师和同学们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带有很浓厚的时代气息,从中看到了艺术家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具有时代感的绘画语言和艺术形式。如何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审美趣味和特有的东方气质与当今西方文化冲击之下形成的多元文化的时代感相结合,创作出既古典又摩登的当代“中国风”,也是我一直以来创作思考的主线。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中国古典之美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而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百年,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传统与当代这两者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思考和探索,当代社会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变化之中,我们不能去套用生活在农业社会的古人的笔墨程式,所谓“笔墨当随时代”,用今人的笔墨表现当代生活,寻找中国画的当代艺术表现方式成为必然。
艺术创作之路艰辛而富有挑战,漫长而又遥远,这次创作班的学习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也是我艺术之路新的成长点和动力,促使我更加热情的投入其中,力争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不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
《美术》杂志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