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介绍

   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的综合大展,至今已成功举办过4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青年美术家参与度很高。展览不仅为青年美术家搭建了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更通过他们的优秀作品表现了创新精神、创作热情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反映了当代中国美术的新发展、新特点。为把“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办成有创新、有特色、有水准的展览,中国美协召开早在2015年年初就制定展览章程、召开策展工作会议,集思广益、精心筹划,进一步完善青年美术家人才培养机制,并于3月举办了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培训班,邀请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创作实力的青年美术家,集中进行创作研讨和草图观摩学习,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并组织学员到部队、农村、城郊、工地、企业、工矿等地写生创作,力争推出一批反映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展览评选在坚持公开透明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使展览呈现学术性、创新性和多样化。为落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措施,本届在展览展签设计上,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作品介绍,便于人们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更好地推动文艺惠民。
  本届展览的举办得到了全国青年美术家的热情参与,共收到参评作品近8000件,经组委会评委认真负责的严格遴选,评出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插图·连环画、综合材料8个类别的入选作品290件,优秀作品89件。当前,全国文艺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创作的鲜明主题,我们看到,参展作品中既有时代精神、革命历史、民族风情的深切展现,也有乡村记忆、都市生活、现实境遇的多样表达,极大拓展了以中国梦为中心的表现内容,且都离不开对“人”的深情关怀和现实体悟,青年美术家们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其作品中所表现出创新的勇气、敏锐的思维、放松的表达、多样的形式以及开拓的视野,正是全国青年美展想展现的鲜明特征。

专题作品

专题相关资讯

专题总览 > 专题资讯 > 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朱瑞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创作培训班的学习体会



云端下面是云雾
 
  我来自云端,我是贵州的孩子……
  3月31日,一个饱含着中国青年美术家各种复杂情感的日子,一个万物复苏、春色满园的日子。我从云端上飞落在了京城,停留在了京城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成为全国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创作班的一名学生,成为美术创作话题里的一粒微尘。
  这样的学习是我渴望而又惶恐的,聆听大师们的讲课,我获得的不仅是技巧和信息,更是对空寂心灵的填充,对漂泊魂灵的安放。原来,我还有美术创作,还有因美术创作而变得如此丰富的日子!这种美好不曾被我忘却,却在此刻更加波澜壮阔……
  一个个仰慕已久的名字——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副秘书长杜军、展览部副主任董竟成、孙同和,培训班班主任苏鸣。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张道兴、孙景波、何家英老师从自己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自己的创作谈到了美术家的眼界与选材,让我醉着、痛着、清晰着美术的力量与柔肠。老师在课堂上率性的性格、幽默的语言,广博的视角,让我在笑声中体味到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有胡勃、李晓林、殷双喜、王冠军、闫平、王克举、朝戈等等老师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短短的20天时间里,我们到部队、农村、城郊、工地、企业、工矿等地写生采风,更多的是笑了,认识了。兄弟姐妹们开始了“一天中国文艺家人,一生中国文艺家情”的融化模式,我这个来自云端的孩子尤其感觉到审美素养、审美趣味的陶醉。
  20天时间里,我们讨论选题、创作的话题,还有些笑坏了清雅气氛的段子,在教室、林间、田野、黑夜的台阶,我仿佛回到最单纯的绘画时代。美术作品的色彩除了那些既定的模式,还有这浓重的雾,是贵州山川云雾缭绕的颜色,也是美术作品的颜色。它可以不是颜色——只是无数透明的叠加;它可以不是颜色——只是无数个日子的想象和揣摩;也可以是任何颜色——是各种存在的分解。
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个培训班里,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场景,不是吃饭、不是散步、不是喝酒、不是看电影,是一种身在异乡的心境下不经意的按摩。
  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创作班之于我将是一生的陪伴,是我成长的后花园,我必将交集再交集。
  云雾山下奔跑起来,向着中国美协即将举办的重大展览。



                                                       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