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吴长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展览总策划。
【访谈实录】
【光明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这期的光明讲坛,我是主持人姚源。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将于9月20日至10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自2003年创办以来,参展国家从首届的45个,增加到了本届的85个。北京双年展不仅参展的国家数量迅速增多,超过了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的发展速度,而且展览策划的主题越来越关注当代人类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展览总策划,吴长江先生。
吴先生,首先欢迎您作客光明网。北京的双年展已经举办了四届,走过了七年,都有哪些特色的变化?
【吴长江】:我认为北京双年展和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大的形势是一致的。因为双年展它切合了整个当代美术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特色。比如说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就是色彩与奥林匹克。这个主题正好和在北京2008年8月份举办奥运会相一致,而且它强调了力量、运动,包括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本届主题 “生态与家园”——如何在当今这个急速发展的条件下保护好我们自然的家园和精神的家园更是全球美术家所共同关注的。所以这些主题吸引了非常多的美术家来积极地参展、参与。每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它都有一个大型的展览的开幕仪式和研讨会,今天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国际研讨会正在北京饭店举行。这届双年展的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参展的国家比上届还多。
【光明网】:大概是多少?
【吴长江】:第一届45个国家,第二届56个国家,第三届81个国家,这届是85个国家。还有像哥斯达黎加、卢森堡等国家。有四、五个国家是初次,第一次,首次参展。我想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实际上是组建的一个平台。我们的愿望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世界的美术家了解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地增进和世界各国美术家之间的艺术上的交流。我觉得这个平台收到了世界各国的美术界,美术家越来越多认可和支持。
【光明网】:北京的双年展是一次重要的中国美术和国际交流的活动,这些年来,中国美术对于对外交流的活动不断地扩大,您在其中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你怎么看待这一趋势?
【吴长江】:我想中国美术的对外的影响不断地扩大,不仅仅是我做的工作,也有我们的前任,有多位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的领导们和美术家们,他们共同努力,把中国美术的影响不断地扩大,不断地得到国际上同行的认可。当然,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工作,因为语言、文化,包括艺术表达的方式,包括对接的方式,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努力,来做出和我们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相适应的中国当代美术的形态。
【光明网】:当今装置等新媒体的艺术,越来越多受到观众的认可,那下一届的北京双年展是否会加大这一方面作品参展的数量和质量?
【吴长江】:因为本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在提出适当增加一些装置影像和其他新形式美术创作形态的时候是有这样一个理由。因为北京双年展主旨是希望能够把绘画和雕塑作为我们主要的创作手段,而增加这些内容主要是考虑到生态与家园这个主题需要拓展在表现领域上的这种方式。比如本届,生态与家园这个主题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我们发现了很多用装置和影像相结合的作品,而且使用这种创作手段的多数是艺术院校和现在比较活跃的青年美术家。
【光明网】: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吴长江】:中国的。当然装置影像在西方很普遍了。那么这次大家可以看到,在第九号展厅有一个“台风亚洲”这个作者是中国的青年美术家。他的这个装置作品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们通过跟他的这个交流,我们看到了,他使用的是亚洲地区的彩色的布、玩具,各种各样的东西组合了一个台风的形象。他觉得台风很有意思,就是亚洲的台风,大家知道都有很多具体的名字,多少号台风是海棠。他认为台风是自然的灾害,而且台风的自然灾害带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台风同样能够带来人们的团结,共同的应对,战胜困难的决心,所以他把这个主题引申了,而且作品非常有意思,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关注、认可和赞赏。
【光明网】:这是您比较印象比较深的。
【吴长江】:我印象比较深的。比如还有一位中国美术家的作品呢,是一个水池,用中国的青砖砌了一个台子,这个水池的下端是现在他拍的图象,播放的卡通,他看到的中国的山川,他接触的事情,上面是游动的金鱼。他这种结合实际上表达了他的思想,表达了他对环境的关注,对我们这个水、空气这样的关注。当然我刚才提到的,比如说本届展览会还有两个特展,像智利特展,它基本上是影像和小型的装置作品。像影像里面有2.27智利大地震的亲历者,他们现场拍摄的地震以后现场的图片。还有用空调,压缩机、空调的盖子组合的一个图像,一个画面,这个图像可以看到空调的表面吸附了很多的灰尘,灰尘的程度也不一样,有很厚的,也有薄一些的。他警示人们,我们现在生存的空间被污染,大家要关注,要警觉。我觉得这些作品还有很多啊,包括有中国美术家做的一件作品,由一次性筷子组成了一棵树,组成了这张画面,这张画面本身也告诉我们,滥砍滥伐,或者我们在生活中间,对环境,对资源的破坏。所以这些我觉得他在这届双年展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也是刚才我们特别谈到的,生态家园实际上让全世界的美术家关注我们生存的地球,爱护我们自然的环境,同时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然后把我们的对整个全球环境的关注,变成我们全球的美术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这个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呼吁。这届展览昨天是开幕式,开幕式也引来了国外的美术家和国内美术家他们共同的关注,有很多领导都出席,开幕式现场的氛围也非常地热烈。
【光明网】:当前美术界的展览是良莠不齐。中国美协作为专业的美术家组织,举办展览方面的有哪些可以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吴长江】:我也特别想回答你们这个问题。因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他的展览的平台,大的方面有几个,第一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五年一届的,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中国美协承办。第二个展览的平台,就是国际交流的平台,就是刚才谈到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两年一届,这是挺近来的一个展览。第三个展览是全国青年美展,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同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全国美展举办了十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举办了四届。这三个平台应该说是形成一种互补的展示空间。全国美展我觉得这是中国当代美术的品牌,每五年一届,到现在为止十一届。通过全国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和全国青年美展,我们推出了很多新人。可以说当代美术发展进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和人,人才,都是通过这三个平台,特别是全国美展和全国青年美展,来凸显出来,在社会上形成影响,最后成长为中国当代美术的中坚力量。比如说我可以给您举个例子,您也非常熟悉的,罗中利的《父亲》是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获奖作品,将全国美展推出的。那些老一辈到现在这些成展的中坚力量,成为美术界的重要的骨干,包括现在美术界的权威,全部是这一条路走过来的。所以我们中国美术家协会非常珍惜这个展示空间和平台,我们也希望继续的打造这个平台。打造这个词现在很多人都反感,我们应该是希望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十一届全国美展,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做了重大的改进,比如说建立专家的评选库。在评选过程中,实行了电子寄票,包括监审过程的严格操作。包括我们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展前的各项准备,比如说组织创作力量,做各种各样的写生,观摩活动,包括组织中国美协重要的专家,主席团成员到全国各地看稿,就是很多方面的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全国美展创作水平,最后包括展示方式,我觉得都有一些进展。当然,我们也希望全国美展真正能够反映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面貌,然后能够使更多的美术家积极地参与。我们也做了很多调研工作,我们也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得到全社会更多的支持。这一个展览的方面。另外一方面,中国美术家协会配合国家重大的活动,主办的专题展,也是我们的一个特点。比如说您知道的,像去年中国美协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了“灵感高原”大型的专题展。这个展览也是列为建国60周年,向祖国汇报的重大的文化活动。这个展览实际上它总结了60年表现西藏专题的重要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家,在社会上也是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另外我们同中央外宣办在意大利、罗马和米兰,举办了雪域高原专题展览,也是配合中国第二届西藏文化论坛做的专题展览。明年,我们还要在中国美术馆,现在是和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天山南北这样一个主题的,新疆60年,就是画新疆,表现新疆题材的作品。像这类展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献性,艺术性,包括配合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新疆工作会议刚刚开完,我们就组织了两批,现在是第三批,美术家到新疆写生,而且美术家到乌鲁木齐以后,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张春贤同志接见,宴请美术家。昨天活动开幕的时候,第三批美术家已经到了喀什,今天到了喀什库尔干,这批写生的美术家主要是部队的作者和全国美展的获奖作者。我们通过这几批写生,希望能提高这个展览的质量和创作水平。
【光明网】:您刚才提到了外出写生和采风,我们了解到今年美术家协会组织了五批将近一百位的艺术家赴革命纪念地进行采风和写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在当代的创作环境当中,对当下创作,特别是红色题材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吴长江】:我想这个意义非常重大。一个是我们重新走过老一辈革命先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了新中国,我们是亲身感受这个历程。同时我们组织了著名的美术家,不仅仅是一百位,据我们统计实际上一百四十多位。人数庞大,而且是各个领域有影响的美术家,他们去感受、体验,包括写生。当然仅仅是一两次写生是不够的,这里头也有很多感人的事例,有些好美术家翻阅历史资料,包括找当年的当事人座谈,参阅当年的照片,包括像井冈山的活动,我们中国文联的领导也集体带队,带我们去,包括到党校听各种专题课程,参访当年的这些场景,具体场景。无论怎么说,我觉得对美术家更重要的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锤炼。我们对革命历史,毕竟它过了这么多时间,大家也不是很熟悉。到实地亲历和在照片上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到实地绘画和用照片记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条路线你也知道,井冈山、瑞金,红军会师的会宁和红军去的陕北,包括延安,包括韶山,西柏坡这些地方,美术家们都去了,而且大家都有很多深切地感受,这些感受也分别在我们的杂志,在我们的刊物发表。而且明年这些感受的创作成果,将在迎接建国90周年的大型展览上亮相,我们是还要举行一系列的草图观摩,创作过程中,中国美协还要跟踪的了解、推进这项工作。因为这项工作,它不仅仅是写生,特别是在思想、教育、精神体验这些方面,我觉得特别是对我们今天的美术家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光明网】: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期待红色作品的诞生。
【吴长江】:好,谢谢。
【光明网】:您主持美协工作以来,特别注重青年的美术创作,去年启动的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的研修工程,给了中青年美术家拓展了视野,提高创作水平的机会,您能否介绍一下第一批研修回来的艺术家的成果和第二批派遣艺术家的研究方向?
【吴长江】: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只是我们推进青年美术创作,培养青年美术人才所做工作的一个点,因为我们还有全国青年美展,明年是第四届。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这个名称暂时叫工程,因为现在工程也太多了,我们也讲到什么行动计划或者什么,反正就是这种表述吧,实际上是得到了国家财政部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第一批派出了八位中青年美术家,第一批实际上是通过个人申报,初评、复评、终评这几个环节,包括现场语言的测试,这些方面之后,确定人选的。这八位中青年美术家去年12月份在人民大会堂,中国美协60周年庆典上也是由我们外交部的领导,副部长给发证书,派遣证书。他们进修的时间是三个月,然后各自有课题。第一批成果我们今年下半年要有一个专辑要出来。这第一批的特点是这样的,基本上是著名的青年理论家。我们希望在他们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有一个充实和提高。比如说有的人有专辑,特别是研究欧美的当代美术的。因为您也知道,刚才谈到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青年,美术家,理论家,了解当代国际上美术发展的情况和变化,我们要掌握这类的情况,所以我们派出的人才中有这样的人,研究一个专题,研究得比较深入。同时,第二届派出有十位美术家,已经在昨天晚上派遣证书颁发了。这十位美术家有一部分是在全国美展上获奖的,获金奖的作者,也有中青年美术家中很有影响的,青年画家。我们希望能够在他们比较年轻的时候,开阔眼界,了解当代世界美术发展的情况,然后能够在他们的创作中增添活力。总的说来,今年是我们设定的主题,美术教育,双年展的机制,国际上有很多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怎么做的,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的美术研究的面就是能够扩大到这个五大洲,不仅仅在欧美,在日本,还有更多的,我们的主旨实际上就是说为中国美术的发展积蓄人才,就是这些人是事业开阔,水平很高,能够对我们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积蓄这样的力量。所以这也是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当然原来我们的计划里头,比如说走出去,请进来,有多种方式,但是这个活动的意义我认为,它重要是国家财政拿钱,专门资助美术家研修这是第一次。因为此前可能中国这几十年来,改革开放30年,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访问学者,各种形式的这种学习,留学。但是专项的美术研修这是第一次,我认为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中青年美术家,将来的成长发展,这个作用比我们预估的还要大。所以我们也都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因为中国美协是具体组织实施,我们也非常认真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包括人才的培养的方向,这些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希望这项工作继续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我们也非常感谢财政部领导给我们拨专款来支持这个项目。实际上这个项目我们得到了三年的资助,我们也希望把它认真做好,能够坚持下去,能够派遣更多的中青年美术家,去开阔眼界,做深入的研究,最后为我们中国当代美术,当代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每次研修归来,我们都有一个专辑,就是他们的研究报告,他们的论文,包括他们的成果,也包括他们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中国美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建议这些东西作为专辑出版。所以在这儿,我们也想对得到资助的中青年美术家说一句话,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珍视,应该说这是国家给他们的荣誉和机会,能够把他们的研究做好。当然我们再次也应该感谢外交部,外交部的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会在他们的访问国,我们的使馆提供帮助,这次我都一并感谢。
【光明网】: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定能够坚持下来。前两天,我们对国际策展人桑福进行专访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个对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建议。他就说能否参展的人数少一些,作品的质量高一些,您怎么看待他这一说法?
【吴长江】:我觉得这不光是他的建议,应该说是我们的中国广大观众,我们的美术家,我们很多美术专家都有共同的期待。国际美术双年展做了四届了,应该是一届比一届更精,更好。那么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更主动,更积极的措施,来改进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评选作品征集,组织方式等等这些方面。比如说刚才您问到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了这么长时间,形成了哪些方面的特点呢,我自己应该说我是有感受的,很感性的认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办了很多特展,这些特展应该说是很有特色的展览。就是配合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公众投稿,这个大的渠道之外,有一些文化美术特色突出的这些特展。比如说我们办过黄州特展,前几届,办过齐白石特展,特别是对吸引国外的观众,国外的美术家,他们觉得非常新奇,非常有文化魅力。那么本届的特展也是两个,一个是奥地利,当代奥地利,当代美术。你也知道昨天奥地利的教育、艺术、文化部长出席开幕式,而且在展览的现场停留了几个小时。奥地利当代特展有当代艺术,绘画、影像、装置、图片等。智利特展,你知道特展的地理位置是地球的两端,非常遥远。智利国家美术馆馆长和策展人专程来到北京,来参加这个活动,非常重视。他们也非常感谢中国能够给他们提供这么好的展示空间,能够在北京,他们觉得在北京能够有他一个单独的展览,他们能够来,也感到非常荣幸。所以我想期待下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能够办出更高的质量,它的语言更加独特,这些方面我们也会采取很多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当然,我认为像特展的这种形式我们还要继续办下去,我们还要做大量的调研,比如说国外的特展,能够反映国外当代美术的特色、水平,那么包括地域文化的这些方面我们要精心组织,国内的组织方式,我们想也是要把作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样会更好的达到双方交流,深入交流的目的。
【光明网】:那么您认为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加强和提高?
【吴长江】: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我刚才还提到了,比如说策展方式,征集,包括展示的组织,展览的方式,我们也在做大量的调研,我想将来我们会认真组织一个精干,能够代表中国策展人的水平,因为我们这个双年展,包括我们现在在中国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我们再派出专人去研究双年展。能够更加凸显我们双年展的特点的,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做努力,同时我们也在吸纳国外的这些专业人士的意见,国内广大美术家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把这个双年展的工作做深入,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美术家共同向往的美术交流的一个展示空间和交流空间。
【光明网】:那您认为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将会朝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
【吴长江】:我想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国的主办方的主旨、意图会更加清晰,然后世界各国美术家交流的方式我们也会做的更加丰富多样。对于北京双年展,我想,一个双年展像中国这样,在我们的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在我们中国文联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能够坚持到三届、四届,甚至五届、六届一直做下去,在国际上独具特色。因为我知道,双年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外有很多双年展,实际上做了两届、三届、四届、五届就做不下去了。那么现在,像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能够做出去,做下去,还有他自己的角度和特色,我们也要认真吸取和学习。我认为,北京双年展继续坚持下去,而且要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本身,这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做好了,它应该代表中国,它应该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所以我认为,我今天在这个场合,也不会跟你说很多具体的措施,但是我认为责任重大,它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所以我们也应该,中国美术家协会要竭尽全力做好各方面的调研,包括改进,包括展览的其他的相关工作。真正做出特色和影响来。我们的路还很长。
【光明网】:好的,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节目到这儿就要结束了,感谢吴先生作客光明网,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是姚源,下次节目再会!
【吴长江】:好,谢谢!
主持人:姚源
摄影/摄像:刘炼
导播:张晞